Contact Us
保持良好口氣 定期檢查牙周
保持好『口氣』
定期檢查,防治牙周病不二法門
(原載於87.03.22.工商時報)
牙痛真要命!這是很多民眾從小到大都會有的深刻體驗。所以少吃甜食及飯後刷牙,早就成為大家從小便有的牙齒保健基本觀念。而已現代牙科醫學的進步,因齲齒而造成的蛀洞,從小的到大的,乃至深及於牙髓神經,只要治療得當,均可將牙齒保存下來,使其能繼續留在口腔內發揮應有的功能。現今的牙科醫學,以不再是如同早年般動不動就要病人拔牙的時代了!

牙周病不痛不癢問題嚴重
反倒是牙科的另一大疾病『牙周病』,卻像是日本武術中的忍者般,以『隱形殺手』的姿態,終結了為數不少的牙齒壽命。而其中又有相當多是連蛀牙都不曾有過的好牙齒,等到一旦發現牙周病的嚴重性時,往往卻只有拔除一途了,真是令患者感到既痛心且無辜啊!這正是牙周病最可怕的地方,總是在不痛不癢,毫無警訊之際,就已面臨到必須拔牙的地步了。那麼到底什麼事牙周病呢?簡單的說,就是牙根周圍的組織生病了,而致病的原因就是『細菌』。細菌會附著在牙冠和牙根的表面,形成所謂的『牙菌斑』,並釋放出一些破壞性的『內毒素』,引發牙周組織的發炎。這包括了牙齦的紅腫潰爛,以及牙床骨的吸收和破壞。久而久之牙根所藉以附著的地基,也就是牙床骨會越吸收越少,牙齒便跟著產生鬆動,甚至會晃搖而移位亂跑。所以常有許多的患者到了中年會發現門牙間的縫隙,怎麼會越變越寬,而且牙齒好像不斷地往前傾倒暴出來了。其實這就是牙周病造成牙根附著的基礎薄弱,以至於牙齒被推移開了原有的位置。好比林肯大郡般,地基不夠扎實,稍微一個力量就可以讓它東倒西歪,甚至整個翻覆過來了。牙周病既然這麼可怕,那麼要如何才能有效的防治呢?首先,要能在日常生活就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。其次,要定期的接受牙醫檢查,以便能在問題發生立初,就可著手進行醫療。

口腔衛生習慣是防治牙周病最重要步驟
說到口腔衛生保健,一般民眾均可由牙醫公會製作的口腔衛教錄影帶內,習得正確的『刷牙&牙線使用方法』。但是很多人卻忽略了這項每天必作的基本工作,總認為是件小事,毋需費心。其實以牙周病專科多年治療的經驗來講,我必須鄭重地告訴大家,這項工作正是防治牙周病要能成功最重要的一個步驟。細菌是時時刻刻均存在於人體的口腔內,而只要有機會牠們就會附著到牙齒表面,形成牙菌斑,進行破壞。牙周病的治療,固然是可以很徹底的將這些細菌清除掉,但是醫師不可能每天伴隨著病患,離開了牙醫,回到了家裡,個人手中的牙刷和牙線正是防治牙菌斑最有效的利器。而一但養成了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,大家就會明顯地感受到餐後不刷牙,牙齒上堆積著牙菌斑,那種黏又帶著異味的不愉快感。更何況今天是個非常注重個人公關的時代,人與人之間的接觸,藉著適當的口腔衛生,保持良好的口氣已經是服裝儀容之外一項最基本的禮貌了。至於定期的,每半年到牙醫那兒接受檢查,項目除了蛀牙外,也應包含了牙周的健康狀況。事實上一般民眾平時就可以自我留意是否罹患有牙周病,因為牙周病的產生是由於細菌的破壞,導致牙周組織的感染發炎。所以牙齦會充血,變得略為紅腫,以至於常常會有刷牙時流血的現象。也因為細菌的堆積,利用食物發酵,會有異味產生,所以患者常會感覺到有口臭。更嚴重的情況之下,細菌破壞了牙根賴以附著的牙床骨,支撐牙齒的基礎沒了,牙齒開始產生產生鬆動,甚至移位,牙齒間的縫隙越來越大。更有甚者,因為牙周發炎化膿,堆積在牙根深處無法排出,而在牙床上產生膿包,引起疼痛。此外,也有常常會發現,蛀牙經過了填補或是裝戴上『固定瓷牙套』,在邊緣與牙齦交界處會有牙肉變得暗紫或紅腫的反應。這主要是因為填補物或瓷牙沒有能夠和牙齒密合;或有縫隙,或是插入牙肉太深,都會引發牙周的發炎。改善之道便是要將瓷牙作得和牙齒原有的結構貼合緊密。

越早治療,勝算越大
所以一但發現有前述的狀況,便應及早就醫,越早開始治療,勝算越大。目前以美國賓州大學牙周病研究中心所發展出的治療方式,儘量是以『非手術療法』,也就是不要靠開刀便可以解決牙周病的問題。怕看醫生動手術,又疼惜牙齒的病患朋友們,為了能讓牙齒永遠的伴隨著您,務請和牙周病醫生好好的配合。要記住:你怎麼對待你的牙齒,他們就會怎麼回報你。